人生苦短

生命短暫,別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物上,珍惜當下,及時行動,活在當下。

人生苦短
Photo by Robert Collins / Unsplash
原文: Life is short
作者: Paul Graham

人生苦短,眾所周知。小時候,我常思考這件事:人生真的短暫嗎?還是我們只是在感嘆生命的有限?如果壽命能長 10 倍,我們還會覺得人生苦短嗎?

由於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答案,我就不再去想了。直到我有了孩子,才找到了答案:人生確實苦短

孩子讓我明白如何把連續的時間量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數字。你只有 52 個週末能陪你的 2 歲孩子。如果充滿聖誕 magie 的時光,是從 3 歲到 10 歲,那麼你只能看著孩子體驗 8 次。雖然我們很難量化時間的多寡,但 8 次真的不多。如果只有 8 顆花生,或只有 8 本書可選,無論你的壽命有多長,都會覺得數量有限。

好吧,人生確實苦短。知道這點有什麼意義嗎?

對我來說意義重大。這代表「人生苦短,不該浪費在⋯⋯上」這句話很有份量。這不只是個比喻,也不只是「煩人」的同義詞。如果你覺得人生苦短,不該浪費在某件事上,就應該盡可能排除它。

當我問自己,什麼事情不值得我浪費寶貴的人生時,「廢話」兩個字立刻浮現在腦海。我知道這個答案有點像繞圈子,因為「廢話」的定義,幾乎就是不值得浪費生命的事情。然而,廢話確實有其獨特的樣貌,它帶有一種虛假的成分,就像體驗中的垃圾食物。[1]

如果你問自己,你在哪些廢話上花了多少時間,你可能心裡已經有答案了:不必要的會議、無意義的爭吵、繁文縟節、裝腔作勢、處理別人的錯誤、塞車,以及令人上癮卻沒有回報的消遣。

這些事情通常透過兩種方式進入你的生活:被迫接受,或是受騙上當。在某種程度上,你必須忍受環境強加於你的廢話。你需要賺錢,而賺錢大多是由瑣事組成的。事實上,供需法則決定了:工作越有價值,人們就越願意以較低的價格去做。然而,你被迫接受的廢話,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少。一直以來,都有人選擇擺脫傳統的窠臼,到機會較少的地方生活,追求更真實的人生體驗。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會越來越普遍。

你也可以在不搬家的情況下,小規模地實踐這一點。不同公司要求你處理的廢話量,差異很大。大多數大公司(以及許多小公司)都充斥著廢話。但如果你有意識地將「避免廢話」擺在其他因素(例如金錢和名望)之前,你或許可以找到不會浪費你太多時間的公司。

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小型公司的老闆,你可以針對個別客戶做出選擇。拒絕或避開難搞的客戶,你減少的廢話量,會比你減少的收入還多。

雖然有些廢話是你不得不接受的,但那些用騙術偷偷進入你生活的廢話,完全是你自己的責任。然而,你主動選擇的廢話,可能比被迫接受的廢話更難戒除。能讓你浪費時間的事情,一定很擅長欺騙你。許多人都經歷過的例子,就是在網路上吵架。當有人反駁你時,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攻擊你,有時候甚至相當明顯。受到攻擊時,你的本能反應就是反擊。但就像許多本能反應一樣,這個反應並不適用於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。雖然感覺違反直覺,但在大多數情況下,最好不要反擊。否則,這些人等於是在偷走你的人生。 [2]

在網路上吵架只是其中一種令人上癮的行為,還有其他更危險的事情。正如我之前寫過的,科技進步的副作用之一,就是我們喜歡的東西往往更容易讓人上癮。這表示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地避免成癮——跳脫自我,問自己:「我想把時間花在這上面嗎?」

除了避免廢話,你也應該積極尋找重要的事情。但不同的人重視的事情不同,大多數人都必須學習了解自己重視什麼。少數幸運的人很早就發現自己熱愛數學、照顧動物或寫作,然後想辦法花很多時間去做這些事。但大多數人一開始的生活都是由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交織而成,而且只能慢慢學會區分兩者。

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,這種困惑大多來自於他們所處的人為環境。在國中和高中階段,其他同學對你的看法,似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。但如果你問成年人,他們在那個年紀犯了什麼錯,幾乎所有人都會說,他們太在意其他同學的想法了。

區分事情是否重要的一個方法,就是問自己,你將來還會在意這件事嗎?那些看起來很重要的假象,通常只會在短時間內讓你覺得它很重要。它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欺騙你。雖然影響的範圍很小,但它的形狀就像一根針,刺進你的意識中。

重要的事情不一定是人們口中的「大事」。和朋友喝杯咖啡很重要,你事後不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。

有小孩的一大好處,就是他們會讓你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:也就是他們身上。當你盯著手機時,他們會拉著你的衣袖說:「你可以陪我玩嗎?」而且很有可能,這才是避免廢話的最佳選擇。

如果人生苦短,我們應該預期它的短暫會讓我們措手不及。而這也正是經常發生的事情。你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,然後它就消失了。你以為你隨時都可以寫那本書、爬那座山,或做任何事,然後你才發現機會之窗已經關閉。最令人難過的是,當別人過世時,機會之窗也跟著關閉了。他們的人生同樣苦短。我的母親過世後,我希望自己當初能多花點時間陪她。我以前總覺得她會一直在那裡,而她也總是默默地助長這種錯覺。但這終究只是一種錯覺。我想很多人都跟我犯了同樣的錯誤。

避免被突如其來的事件打亂陣腳的常見方法,就是要有意識地察覺它。在生活更不穩定的年代,人們對死亡的意識,在現代人看來可能有點病態。我不確定原因,但我不認為時時提醒自己死神就在身邊是正確的做法。或許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:培養對你最想做的事情的急迫感。不要再等了,去爬那座山、寫那本書、探望你的母親。你不需要一直提醒自己為什麼不應該等待,你只要去做就對了。

我能想到面對稀缺事物的兩種做法:設法獲得更多,以及珍惜所擁有的。這兩者都適用於人生。

你的生活方式會影響你的壽命。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得更好,包括我在內。

但更專注於你所擁有的時間,可能會有更大的效果。日子很容易就這樣匆匆流逝。充滿想像力的人如此熱愛的「心流」,有一個黑暗的表親,它會讓你無法在日常的瑣事和鬧鐘聲中停下來品味生活。我看過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話,不是來自書的內容,而是書名:詹姆斯·索爾特的《燃燒歲月》。

時間是可以放慢的,我越來越擅長這件事。孩子們在這方面很有幫助。有小孩的時候,你會經歷許多美好到讓你不得不注意的時刻。

感覺自己已經充分體驗過某件事,確實也很有幫助。我對母親感到難過,不僅僅是因為我想念她,也因為我想起所有我們本來可以一起做,卻沒做的事情。我的大兒子快 7 歲了。雖然我很想念他 3 歲時的樣子,但至少我對過去沒有任何遺憾。我們一起度過了父子倆最美好的時光。

果斷捨棄廢話,不要再等去做重要的事,珍惜你所擁有的時間。人生苦短,就該這樣過。

註釋

[1] 一開始,我不喜歡想到的詞彙另有含義,但後來我發現,這些含義其實相當接近。浪費時間的「廢話」,跟知識份子所說的「廢話」很像。

[2] 我刻意選擇這個例子來提醒自己。我在網路上經常遭受攻擊,有人會編造各種荒謬的謊言來抹黑我。到目前為止,我還不太能壓抑住人類想反駁「嘿,那不是真的!」的自然傾向。

感謝 Jessica Livingston 和 Geoff Ralston 閱讀本文的草稿。